3649961_220613063888_2_副本

 

早在古希臘時期,醫學之父「西波克拉底」就已將蝸牛用於醫療方面,作為食療法,可治療百日咳、胃潰瘍。

約西元前 400 年的歐洲,就有文獻記載當時的醫生混合牛奶與碾碎的蝸牛肉治療皮膚傷疤,

而得到迅速淡化疤痕,當時的民間療法也記錄著蝸牛黏液的功能有保濕、消紅腫及消炎鎮痛,持續使用皮膚表面變得光滑透亮。

而南美土著在叢林中受傷,也會運用蝸牛黏液作傷口修復,發現其傷口快速的癒合且不會感染

,也不會留下疤痕。蝸牛的足上生有一種腺體,叫做足腺。足腺能分泌出一種很粘液痕跡。

這種粘液痕跡乾了以後,就會形成一條閃閃發光的涎線。在冬眠或夏眠時,足腺分泌出來的粘液,

乾涸以後在殼口形成一個薄膜,把身體嚴密地封閉起來,待外界環境適宜時即破膜而出。在標本室內貯藏的蝸牛標本,

由於有薄膜保護,所以能數年不死。 蝸牛是軟體動物,腹足柔嫩。爬行中蝸牛腹足會分泌黏液,

避免腹足肌肉與地面直接摩擦而受傷,黏液起到隔墊作用,保護腹足;同時黏液的濕滑性有助蝸牛爬行。

如蝸牛能在刀刃上爬行,在粗糙表面上爬行分泌黏液較多,都表明黏液有保護腹足、有助爬行的作用。

蝸牛內部有粘液腺。

用手觸摸蝸牛表皮,感覺粘粘濕濕的,

表皮上有一層黏液。瞭解到蝸牛的皮膚不像哺乳動物具有鎖水的角質層。

因為缺少了角質層,體內的水分容易透過皮膚蒸散出來,一旦失水過多,蝸牛容易“失水身亡”。

分析認為:當蝸牛軟體伸出殼外時,在皮膚上覆蓋一層黏液,因濃稠的黏液密度較大,不易蒸散,進而也減緩體內水份的散失。

所以蝸牛黏液具有降低水分的散失、潤濕皮膚的作用。

曾做試驗把蝸牛放入螞蟻群中,觀察螞蟻碰到蝸牛殼後都繞道而行,改進試驗,先放入一塊魚肉再用蝸牛替換,

發現蝸牛與螞蟻相遇,螞蟻避開,蝸牛縮回殼內,螞蟻們只在周圍爬來爬去,卻不肯進入殼口尋找”失蹤”的食物

,仔細觀察、觸摸發現殼口有亮亮的黏液,據此現象推理出,蝸牛的黏液具有驅蟻防蟲的作用。

近來來科學家更發現蝸牛萃取液可促進肌膚的的修護,並可柔軟肌膚。

也使得許多專業化妝品公司把蝸牛黏液萃取液運用在沙龍的護理上而獲得極佳效果。經

實驗分析蝸牛黏液含天然的膠原質、彈力蛋白、尿膜素、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甘醇酸、天然的抗菌劑等。

國外臨床主要是利用蝸牛黏液中天然比例的甘醇酸微剝肌膚,促進肌膚的新陳代謝;

同時,將所含之美膚滋養成分帶入肌膚深層,修復肌膚,進而恢復肌膚的柔軟、光滑、細緻。

 

 

蝸牛霜的神奇 請點我 

 
 

arrow
arrow

    Eligarden*泡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